中药学论文_加味芪榔方治疗药物依赖性便秘的临

来源: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2-01-3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文章目录 英文缩略图表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加味芪榔方作用靶点预测及机制研究 1 仪器与试验药品 1.1 仪器 1.2 对照品溶液 1.3 供试品溶液 2 方法 2.1 分析条件
文章目录

英文缩略图表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加味芪榔方作用靶点预测及机制研究

1 仪器与试验药品

    1.1 仪器

    1.2 对照品溶液

    1.3 供试品溶液

2 方法

    2.1 分析条件

    2.2 数据库及数据处理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UPLC-Q-TOF-MS复方成分鉴定结果

    3.2 加味芪榔方成分靶点预测结果

    3.3 加味芪榔方成分-靶点-通路分析结果

    3.4 便秘疾病基因筛选结果

    3.5 加味芪榔方治疗便秘的体内反应网络

4. 分析讨论

    4.1 UPLC-Q-TOF-MS技术

    4.2 加味芪榔方网络药理学结果分析

第二部分 加味芪榔方治疗药物依赖性便秘(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研究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人群

    1.2 分组方法

    1.3 治疗方法

    1.4 观察项目及方法

    1.5 疗效评价标准

    1.6 观测时点

    1.7 病例随访

    1.8 统计方法

2 研究结果

    2.1 一般资料分析

    2.2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评分比较

    2.3 疗效评价

    2.4 患者血清HIF-1α、SELE、IL-8、P-gp表达情况

    2.5 安全性评价

    2.6 远期疗效评价

3 分析与讨论

    3.1 现代医学对药物依赖性便秘的认识

    3.2 传统医学对药物依赖性便秘的认识

    3.3 加味芪榔方立方依据

    3.4 加味芪榔方治疗药物依赖性便秘疗效分析

    3.5 仍待研究的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一 随机数字表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综述 药物依赖性便秘研究进展

附录六 研究生期间发表文章

文章摘要:目的1.利用质谱分析技术探究加味芪榔方的化学物质基础,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预测加味芪榔方的作用靶点。2.临床观察加味芪榔方治疗药物依赖性便秘的近远期疗效与安全性,并在网络药理分析结果基础上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1.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测定加味芪榔方中各化学成分,以得到的复方成分精确质量数为依据,对化合物进行鉴定解析。利用STITCH数据库基于配体的随机森林法预测得到复方作用靶点,并与便秘疾病基因相互关联得到疾病相关靶点,进而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化合物-靶点网络、蛋白相互作用核心网络筛选出核心靶点,进一步挖掘加味芪榔方治疗药物依性便秘的具体作用机制。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2例药物依赖性便秘患者(气阴两虚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6例。试验组予加味芪榔方治疗,对照组予乳果糖口服液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并记录患者临床气阴两虚证症状积分、疾病症状积分、PAC-SYM便秘自评量表、PAC-QOL便秘生活量表积分,评估治疗前、治疗8周后、停药后2周、4周、8周,患者相关症状及评分改善情况,比较分析两种方法治疗药物依赖性便秘患者的近期及远期临床疗效;检测患者血清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选择素-E(Selectin-E,SELE),白介素-8(IL-8),人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DR1)表达情况改变;同时观察治疗前后血、尿、粪三大常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和心电图的变化情况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1)通过UPLC-Q-TOF-MS法测定得到加味芪榔方中58个化学成分,分利用STITCH数据预测得到复方作用靶点86个,得到疾病相关靶点143个;与药物预测靶点相映射后得到4个重点基因: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选择素-E(Selectin-E,SELE),白介素-8(IL-8),人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DR1)。提示加味芪榔方可能通过对以上基因的调控作用,达到改善患者便秘症状的目的。(2)药物依赖性便秘患者治疗前后均未产生不良反应事件;(3)加味芪榔方组中医症状总有效率为79.41%;乳果糖口服液组中医症状总有效率为68.75%;加味芪榔方组改善中医症状疗效优于乳果糖口服液组;(P<0.05)。其中加味芪榔方组在改善患者纳呆、腹胀、心烦方面明显优于乳果糖口服液组(P<0.05);加味芪榔方在改善患者PAC-SYM量表中直肠症状及腹部症状方面都优于乳果糖口服溶液;同时加味芪榔方组能够有效改善PAC-QOL表中4个维度积分(P<0.05),较对照组在满意度方面更有优势(P<0.05);并且相较于乳果糖口服液加味芪榔方停药后短期内复发率更低。(4)药物依赖性便秘患者与健康人比较,血清IL-8、HIF-1α含量显著升高,血清P-gp含量显著下降(P<0.05),血清SELE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5)加味芪榔方在调控血清IL-8、P-gp水平方面,疗效优于乳果糖口服液组(P<0.05),两组对血清HIF-1α、SELE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1.加味芪榔方及乳果糖口服液对药物依赖性便秘有显著疗效,但加味芪榔方疗效更为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相较于乳果糖口服液加味芪榔方疗效更稳定持久,值得被临床广泛的推广使用。2.IL-8、HIF-1α升高及P-gp降低引起的肠屏障功能损伤可能是药物依赖性便秘的发病机制之一。加味芪榔方可降低药物依赖性便秘患者血清IL-8含量,升高血清P-gp含量,发挥治疗作用。为进一步深入探讨其作用的物质基础以及作用机制提供了参考。

文章来源:《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网址: http://www.zgywylxzz.cn/qikandaodu/2022/0130/629.html



上一篇:药学论文_药物依赖性试验方法概述
下一篇:中医学论文_药物依赖性失眠的中医治疗概述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投稿 |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编辑部|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版面费 |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论文发表 |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