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论文_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挖掘导师

来源: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2-09-2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1 临床资料 1.1 资料来源 1.2 诊断标准 1.2.1 睡眠障碍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不寐中医诊断标准 1.2.3 不寐中医证型诊断标准 1.2.4 催眠药物依赖性睡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1 临床资料

1.1 资料来源

1.2 诊断标准

    1.2.1 睡眠障碍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不寐中医诊断标准

    1.2.3 不寐中医证型诊断标准

    1.2.4 催眠药物依赖性睡眠障碍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治疗方案

2.2 观察指标

    2.2.1 病例基本信息

    2.2.2 失眠诊疗相关信息

    2.2.3 中医辨证论治信息

2.3 疗效评价指标

    2.3.1 主要疗效评价指标

    2.3.2 次要疗效评价指标

    2.3.3 不良事件

2.4 数据录入与处理

    2.4.1 研究平台

    2.4.2 数据录入

    2.4.3 数据标准化

    2.4.4 统计学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病例基本信息

    3.1.1 性别

    3.1.2 年龄

    3.1.3 婚姻状况

    3.1.4 职业

    3.1.5 工作安排

    3.1.6 文化程度

    3.1.7 居住情况

3.2 催眠药物依赖性睡眠障碍诊疗相关信息

    3.2.1 主要症状

    3.2.2 催眠药物依赖性睡眠障碍相关诱因

    3.2.3 既往疾病史情况

    3.2.4 催眠药物依赖性睡眠障碍相关量表情况

3.3 中医辨证论治信息

    3.3.1 证型统计

    3.3.2 证候要素统计

    3.3.3 舌质统计

    3.3.4 舌苔统计

    3.3.5 脉象统计

    3.3.6 治则治法统计

    3.3.7 用药方法统计

    3.3.8 方药统计

3.4 疗效统计

    3.4.1 PSQI量表减分率分析

    3.4.2 催眠药减药率分析

    3.4.3 治疗前后PSQI量表总分分析

    3.4.4 治疗前后ISI量表总分分析

    3.4.5 治疗前后催眠药物用药量分析

讨论

1 病例基本信息分析

2 催眠药物依赖性睡眠障碍诊疗相关信息分析

3 中医辨证论治信息分析

    3.1 证型及证候要素分析

    3.2 舌质、舌苔、脉象分析

    3.3 治则治法

    3.4 用药方法

    3.5 使用方剂分析

    3.6 中药分析

4 疗效分析

结语

1 结论

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综述 催眠药物依赖性睡眠障碍的中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二 量表

附录三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文章摘要:目的本研究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对导师刘玲教授治疗催眠药物依赖性睡眠障碍患者的资料进行数据挖掘,总结归纳催眠药物依赖性睡眠障碍人群的基本特点,以及导师辨证论治的经验,从而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方法本研究纳入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于湖北省中医院脑病科刘玲教授专家门诊诊治且符合催眠药物依赖性睡眠障碍诊断的患者,共46例。进行数据录入、数据标准化后,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统计分析、关联分析、复杂网络分析功能对病例的基本信息、诊疗信息、辨证论治信息进行数据挖掘,运用SPSS 27.0进行疗效分析。结果1.病例基本信息催眠药物依赖性睡眠障碍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36例,年龄在26-72岁,平均年龄56岁。其中已婚患者为89.13%;工种为职工的占比最高,为44%;患者的工作安排以白班为主,为97.83%;患者的学历以中级文化程度(初中、高中、专科)最多,为60.87%;与爱人同住的患者占比较高,为58.70%。2.催眠药物依赖性睡眠障碍诊疗相关信息催眠药物依赖性睡眠障碍患者的症状以入睡困难和夜间易醒为主;明确的诱因中以精神因素为主,但大多数患者未诉明显诱因;63%的患者伴有既往疾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量表结果显示58.70%的患者睡眠质量较差,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nsomnia Severity Index,ISI)量表结果显示73.92%的患者为中度失眠,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结果显示约有2/3的患者伴焦虑情绪,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结果显示约有1/4的患者伴抑郁。3.中医辨证论治信息催眠药物依赖性睡眠障碍的主要证型是心脾两虚证、阴虚火旺证、肝郁化火证;病性以气滞、气虚、血虚为多;病位主要在心、脾、肝三脏;舌质以舌红、舌淡红、舌淡多见;舌苔以苔厚、苔白多见;脉象以脉弦、脉细多见;治则治法以安神为主;予以患者中药辩证方较多,占69.57%,且每个患者均予以睡眠卫生教育;导师最常用的方剂有酸枣仁汤、柴胡疏肝散、安寐丹和归脾汤;使用频次较多的中药有酸枣仁、茯苓、川芎、五味子、石菖蒲、丹参;药物四气中平性药物使用最多,温性和微寒性次之;五味中甘味药使用最多,苦味、辛味药次之;归经主要归心、肝、脾等经;中药关联度最高的药对为丹参-酸枣仁;核心用药为酸枣仁、丹参、茯苓、五味子、川芎。4.疗效分析PSQI量表减分率显示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为80.43%;催眠药减药率显示总有效率(临床控制+有效)为82.61%;治疗前后的PSQI量表总分、ISI量表总分以及催眠药物用药量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1.催眠药物依赖性睡眠障碍患者以女性居多,发病年龄多为中年及老年;已婚及与爱人同住的患者占比较高;工种中职工的占比最高;学历以中级文化程度(初中、高中、专科)最多。因纳入病例的工作安排几乎为白班,所以结果显示工作安排对患者影响不大。由此推测,更年期女性、生活琐事多、工作压力大、中级文化程度者更易患此病。2.催眠药物依赖性睡眠障碍患者的主要症状是入睡困难和夜间易醒;明确的诱因中以精神因素为主,但是大多数患者未诉明显诱因;大多数患者伴有既往疾病;PSQI量表结果显示睡眠质量较差的患者居多,ISI量表结果显示中度失眠的患者居多,HAMA、HAMD显示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3.催眠药物依赖性睡眠障碍患者的主要证型是心脾两虚证、阴虚火旺证、肝郁化火证;病性以气滞、气虚、血虚为主,病位主要在心、脾、肝三脏;治则治法以安神为主。导师治疗该病以中药辩证方为主,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选用中成药或两者联用,且每个患者均予以睡眠卫生教育;常用酸枣仁汤、柴胡疏肝散、安寐丹和归脾汤等方剂;常用酸枣仁、茯苓、川芎、五味子、石菖蒲、丹参等药物;中药关联度最高的药对为丹参-酸枣仁;核心用药为酸枣仁、丹参、茯苓、五味子、川芎。4.辨证应用中药方联合睡眠卫生教育对催眠药物依赖性睡眠障碍具有良好疗效。

文章来源:《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网址: http://www.zgywylxzz.cn/qikandaodu/2022/0928/646.html



上一篇:中医学论文_加味芪榔方治疗气阴两虚型药物依赖
下一篇:没有了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投稿 |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编辑部|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版面费 |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论文发表 |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