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城之恋中白流苏的悲剧性(4)

来源: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1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一 张爱玲对人生的悲剧性把握是恰到好处的,白流苏的成功并不是爱情的胜利,而是意外的战争成全了她以爱谋生的计划。她最终逃离了白公馆,可冷漠

张爱玲对人生的悲剧性把握是恰到好处的,白流苏的成功并不是爱情的胜利,而是意外的战争成全了她以爱谋生的计划。她最终逃离了白公馆,可冷漠的亲情无疑给她的命运带来了阴霾。美好的东西在白流苏面前一点点撕碎、崩塌,留给她的仅剩下一次悲剧性的人生。

(一)婚姻是男女两性在爱情基础上合法的自然结合,它的本质在于共同相爱、精彩的生活并延续自己的生命,同时,男女双方共同承担家庭的责任和义务,互相尊重,平等对待。白流苏的第一次婚姻是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她的前夫不仅花天酒地、吃喝玩乐,讨了两个姨太太,还毒打她,流苏的生存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不得不与之离婚。和范柳原的相遇是流苏命运的另一次契机,她懂得利用残剩的青春为之一搏,并最终成为了柳原的合法妻子。这样一个看似圆满的结局仍是掩饰不了流苏命运的悲剧性。

首先,流苏在与柳原的交往中并没有平等地位。流苏是个离了婚的年近三十的女人,出身于一个穷遗老之家,她唯一有的就是几分姿色,而这份姿色是需要靠男性社会的认同才有它的价值。去香港是范柳原的安排,白流苏想试一试,“在这个偶然遇到的男人这里试一试她的力量,看她能否用自己的未逝的青春取悦于他,让他喜欢她”[2](P335)。在与柳原的交往中,流苏被众人当作范太太,是因为柳原有意当着人的时候做出亲密的样子,“她势成骑虎,回不得家乡,见不得爷娘,除了做他的情妇之外没有第二条路。”[3](P170)柳原一纸电文即可把在家苦苦等待的流苏叫到香港,流苏除了愤恨自己就这样的下贱么,却已别无他法。自始至终,白流苏不能站在同范柳原同等的地位上,这是一个金钱权势和传统观念对于女性凌逼、挤压的悲剧。

其次,白流苏与范柳原的婚姻是没有爱情基础的。表面上看,范柳原似乎更接近爱情,但他与白流苏在一起却只是因为彼此相似的命运。范柳原想要逃离令人失望的人类文明,回到自然和原始中,“他和流苏是一对无力掌握自己命运方向的软弱无力的可怜虫。由于这种类的相似,使得范柳原千方百计的要得到和流苏在一起的机会。”[4](P110~111)范柳原是吃喝嫖赌样样都来的,而却无意于家庭幸福,“他把女人看成他脚底下的泥”[5](P147),可见,柳原是没有纯粹的爱情动机的。白流苏的目标是经济安全,所以,她是更没有纯粹爱情动机的,她只是强烈的想获取生存保障。“女性通过婚姻获得一张长期饭票成为张爱玲小说中女性奋斗的终极目标。”[6](P411)白流苏在香港见到范柳原,目的很明确,就是结婚。范柳原一针见血的指出流苏不爱他,从这个意义来说“婚姻就是长期的卖淫”[3](P168),尽管范柳原的话语有些刺耳,但却是着实戳到了流苏的痛处,流苏除了结婚以外没有任何爱的念头。傅雷在《论张爱玲的小说》中说:“男人是一片空虚的心,不想真正找着落的心,把恋爱看作高尔夫与威士忌中间的调剂。女人,整日担忧着最后一些资本——三十左右的青春——再另一次到帐,物质生活的迫切需求,使她无暇顾及到心灵”[6](P411)。柳原意在求欢,流苏意在求生,以此为基础的婚姻难道不是另一个无爱的牢笼吗?

倾城覆灭时获得的真心只不过是荒凉中的一点依靠,而不是相爱之心。连柳原都取笑他们那时候太忙着“谈恋爱”而没有时间“恋爱”,结婚后,柳原把他的俏皮话说给旁的女人听,留给流苏的那点怅惘,难道不是这无爱婚姻的一种征兆?所以,白流苏的婚姻是充满着悲剧意味的。

(二)亲情,是指亲人之间那种特殊的感情,是人们渴求为亲人付出,不管对方怎样也要爱对方,无论贫穷或富有,无论健康或疾病,甚至无论善恶。可以说,亲情是世间最伟大、最真心的一种感情。白公馆里各人谋求的都是自己的利益,白流苏没有体会过亲人间的温情。这样一个无爱、无温暖的家推使白流苏更迅速的走入悲剧境地。

流苏的前夫死了,兄嫂便撺掇着流苏去奔丧,用白三爷的话说是“生是他家的人,死是他家的鬼,树高千丈,叶落归根”[3](P140),而四奶奶却是直接骂流苏“天生的扫帚星”。一家人都打起了自己的算盘,想把这个价值已经利用完了的妹妹打发出门。白老太太也只图过几年安稳日子,坚守“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传统思想。白公馆里已毫无亲情可言,在这里,“夫妻貌合神离,所谓母女之情,手足情谊根本不存在,这是一个无爱、无温暖的家,有的只是一副副为了各自利益苦于心计的丑恶嘴脸。”[7](P177)流苏离婚时从夫家带来的钱财本可以够她活个半辈子,在娘家的七八年中,她的地位实质是她的财力所维护的。当四奶奶得知徐太太为宝络介绍的范柳原很有些产业时,便一个劲的推销自己女儿,理由是宝络是隔了一层娘肚皮的人,嫁了过去,从她身上得不到什么好处。亲情如此冷漠怎怪白流苏感叹这屋子住不下去。

文章来源:《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网址: http://www.zgywylxzz.cn/qikandaodu/2021/0518/576.html



上一篇:爱喝药的中国人
下一篇:欲望号街车中布兰奇的价值观探析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投稿 |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编辑部|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版面费 |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论文发表 |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